贤佳法师:一些交流讨论(20190221)

(一)

【居士】请问,藏传的米勒日巴修行人也是修的喇嘛教吗?不是正宗佛教?

我看见藏传佛教有不少法术,可以使人得病、招人前来、使人爱好自己、驱使他人等,这些真的是藏传佛教的吗?

【贤佳】米勒日巴修藏密邪法,不是佛法。后人称其高证量,实是欺诳。有居士曾给我提供几个相关的文章帖子供参阅:

《长年住在山洞中修….的藏密白教祖师-密勒日巴》

http://www.bskk.vip/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846390&highlight=%B2%D8%C3%DC&mobile=2

《密勒日巴大师教你把男根插入石缝摩擦来降淫魔》

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4b95cb970101hb56.html?type=-1

《喇嘛大师密勒日巴是魔》

http://www.bskk.vip/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625848&extra=page%3D2&mobile=2

藏密的邪咒法术不是佛教的。

《长阿含经》说:“如余沙门、婆罗门食他信施,行遮道法,邪命自活,召唤鬼神,或复驱遣,或能令住,种种厌祷,无数方道,恐吓于人,能聚能散,能苦能乐,又能为人安胎出衣,亦能咒人使作驴马,亦能使人盲聋喑哑,现诸技术,叉手向日月,作诸苦行以求利养;入我法者,无如是事。……如余沙门、婆罗门食他信施,行遮道法,邪命自活,或咒水火,或为鬼咒,或诵刹利咒,或诵鸟咒,或支节咒,或是安宅符咒,或火烧、鼠啮能为解咒,或诵别死生书,或读梦书,或相手面,或诵天文书,或诵一切音书;入我法者,无如是事。”(卷十三)

《大法炬陀罗尼经》说:“佛告上名意言:‘摩那婆!于意云何?如持咒人具彼十业,以咒力故能行虚空,蹈须弥顶,摩那婆,彼实愚人宁有神通?但以咒术能升山顶令身不现。亦以是咒知诸声论,尽解一切众鸟语言,亦通一切虫兽鸣叫,如是等事皆由成就彼咒术故。复次,摩那婆,更有一咒名曰隐藏,若有受持满七日已,乃至他人内心智业皆悉能知。摩那婆,此等但是为世间故方便示现而言知彼言说音声,云何能成一切通也?摩那婆,世间咒术于佛法中不得为善,如来正教无如是等。无智愚人持咒之处,既不显明,亦不开许。如来有时亦生随喜,虽或随喜,亦不应行。摩那婆!如来世尊既不许此,何事须行!’上名意言:‘世尊!世间之人尚不应行,何况世尊诸弟子等。’佛言:‘摩那婆!以是因缘如来、应供、正遍觉说如是等唯是损害,非利他也。’”(卷十五)

《佛说大迦叶问大宝积正法经》说:“佛告迦叶:‘譬如虚空本自廓然,彼有二物可以盖覆。何等二物?是彼云、雾。迦叶!如是出家之人,本自寂静而求世间咒术之法,又于衣钵财利蓄积受用,此为覆障。我今于此而说颂曰:譬如于云雾,覆障于虚空,比丘亦复然,行彼世间法,习学于咒术,积聚于衣钵,此二障行人,菩萨须远离。’”(卷四)

《五分律》说:“诸比丘学迷人咒,佛言:‘不听,犯者偷兰遮!’诸比丘学起死人咒,佛言:‘不听,犯者偷兰遮!’”(卷二十六)

另外可参阅帖子:

《藏密之金刚萨埵忏悔法及百字明之本质,实是趋向鬼神堕落之法!》

http://www.bskk.vip/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6153&highlight=%B0%D9%D7%D6%C3%F7&;mobile=2

《藏密—–巫术崇拜的真相,肮脏龌蹉》

http://www.bskk.vip/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689482&highlight=%CE%D7%CA%F5&mobile=2

【居士】喇嘛教的可怕,确实震惊!喇嘛教容易有感应、有神通,吸引了不少人学习,还是见地不够,贪心所致。

*法师似乎也是宣扬《菩提道次第广论》,他也是学喇嘛教?

【贤佳】是的,多是鬼通,并非神通,另外多有妄语欺诳,并加其依师法、活佛制度等形成的强势团体组织展现强大力量和宣传效应,很能吸引人、蒙蔽人。

*法师宣扬《菩提道次第广论》,未显示学藏密,但不知是否私下学。学诚法师以前也未显示学藏密,但私下学。*法师营建的团体中个人崇拜也较严重,比较危险。

(二)

【居士】向您请益:

第一个,原文(益西彭措《走向解脱____在家篇》)摘录如下:

“《入行论》第一品和第三品中讲到,在发了菩提心和守持菩萨戒之后,即使终日睡觉、懈怠,各种福德也会增长、成就,并且还以点金剂、珍宝、果树、勇士、劫末火等为喻赞叹了菩提心的功德。佛在《梵网经》中说:‘一切有心者,皆应摄佛戒,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其大意为,只要众生发菩提心守持菩萨戒,一定会得到究竟菩提,且他们在刚得到菩萨戒时,其果位就等同于大觉的佛陀,只是有未圆满与圆满之区别,因已真正得到了与佛无二的戒体,故云其所守的是佛戒,功德不可思议。}

问题1:“在发了菩提心和守持菩萨戒之后,即使终日睡觉、懈怠,各种福德也会增长、成就”,菩萨六度万行,如何终日睡觉懈怠,功德也会增长?

问题2:“且他们在刚得到菩萨戒时,其果位就等同于大觉的佛陀”,如何理解这里所说的果位?

【贤佳】终日睡觉是违戒的,由此损减福德,除非是重病不得已而终日睡觉,且心仍敬戒,随力持戒,那么福德会增长。不违戒前提下轻度懈怠,仍然敬戒持戒,福德也会增长。过分懈怠,违背戒行要求,那么由此福德损减。如《瑜伽师地论·菩萨地·戒品》说:“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懒惰懈怠耽睡眠乐、卧乐、倚乐,非时非量,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无违犯者,若遭疾病,若无气力行路疲极,若为断彼生起乐欲,广说一切如前应知。”(卷四十一)

戒体同佛,是在佛的因位,方便说为“果位”,不是真佛果位。如明朝弘赞律师《梵网经菩萨心地品下略疏》说:“此如来授记有识众生才受佛戒即位同大觉,良由生佛同源,心性无二,背觉合尘名为众生,背尘合觉名为诸佛,今受心地正戒,顿复本源,岂不同佛?然既位同大觉,犹名佛子者,何也?以其空花之惑未尽,性海之德未盈,是因佛,非果佛。亦犹王子已受灌顶,终绍王位,今但名王子,未名王也。”(卷二)

【居士】第二个,原文摘录如下:

“其实居士更应比出家僧人注重戒律,因为出家僧人失去了比丘戒体,还可守持沙弥戒,失去了沙弥戒体,还可守持居士戒,而居士们若失去了居士戒体则什么也没有了。”

问题3:比丘若破根本戒,可以退转为沙弥是吗?还是应该还俗?

【贤佳】比丘破根本戒,即失比丘戒,并失沙弥戒(因为沙弥根本戒同于比丘根本戒)。若有恳切惭愧忏悔心,不愿还俗,可由僧团给作“与波罗夷戒羯磨法”(即“学悔羯磨法”,给予学悔沙弥相应戒体),终身做学悔沙弥,位居比丘之下、沙弥之上,承事僧团以净罪,否则应还俗。

【居士】第三个,原文摘录如下:

“有人因为家人不同意而不出家。虽然佛在戒律中规定,在出家前应首先征得父母的同意,但佛在《律本事》中同时又指出,若此人发心非常坚定,对家里已无牵挂之心,在寺庙或山林中住满了七天,且在此期间,其家人未作寻找或还未找到,他就可在此出家,可以完全获得戒体,和父母同意后出家的人没有任何区别,只是传戒的阿阇黎有一点轻微的支分罪,而这可在半月诵戒忏悔时即得清净。”

问题4:这句话里有两层意思。在父母未寻找到时剃度,如律,可得戒体,且和父母同意出家一样。这个说法对吗?如果父母找到了,仍然不同意出家,即使受戒,就没有戒体吗?即使在父母未寻到之前剃度,这样的出家,真得和父母同意的出家一样吗?没有违缘吗?

【贤佳】父母不同意是出家受戒的“轻遮”,不是“重难”,可以出家受戒,但剃度授戒师有小罪。原则上不应轻视此小罪而认为“可在半月诵戒忏悔时即得清净”,因为认为可以忏悔而故意违逆佛戒,无惭无愧,并非放到半月诵戒时走过场忏悔即得清净。《佛说犯戒罪报轻重经》说:“若比丘、比丘尼无惭无愧,轻慢佛语,犯众学戒,如四天王天寿五百岁堕泥犁中,于人间数九百万岁。”而出家受戒者因父母不同意,可能引生纷诤困扰,且依轻视戒律的人出家受戒难免修道违缘乃至错路。除非此人有极大善根,于佛教会有极大利益,必能度化父母,且时机不能错过,或此人若不出家则有命难,权衡利弊而予剃度授戒,也应惭愧忏悔违戒的罪过,不应轻泛而行。

【居士】第四个,原文摘录如下:

“一般来说,出家是很难获得父母的应允的,但如果因此而退失出家之念,或有人把父母不同意作为不出家的理由,则无疑已因为自己而让生身父母造下了很重的业障。历史上释迦牟尼佛是背着父母去出家修行的,我们熟悉的虚云老和尚、法尊法师等也是背着父母而毅然出家修道的,因此我们应谨慎对待此事,不然学佛尚未有进展,却已增加了父母的业障。”

问题5:佛制律,必须取得父母同意才能出家,目的是什么?是为了保护什么?保护僧人不要有违缘?还是保护父母不要造业障?

【贤佳】是保护父母,也保护僧人乃至佛教。《四分律》说:“世尊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告诸比丘:‘父母于子多所饶益,养育乳哺,冀其长大,世人所观,而诸比丘,父母不听辄便度之。自今已去,父母不听不得度令出家;若度,当如法治。’”(卷三十四)父母不同意而强行出家,让父母苦恼而讥嫌、拦阻,乃至怨恨、毁谤,引生父母业障。除非自己有大善根,如同释迦牟尼佛、虚云老和尚等,出家如法修道,成就大功德而度化父母,消其业障。知道父母不会同意而不提出家,或耐心善巧沟通、争取而获得父母同意,那么不引生父母业障,乃至增长父母功德。善根福德薄弱而父母不同意,不宜急求出家。僧人不应为了蓄徒扩众而鼓动人背逆父母出家。

【居士】第五个,原文摘录如下:

“破大乘戒的过患更为严重。云登降措所著的《所知藏》(又译作《知识总汇》)中总结了破戒的过患:‘破菩萨戒有无量过患,归纳起来共有四条(三总堕、一别堕)。三总堕罪是:欺骗导师佛陀、所境众生、本人誓言失坏,成众所呵斥之处;犹如国王失去国政一样,失去精华(菩萨戒)后,一切暂时与究竟的不悦意事都将聚集;后世堕落恶趣,难以解脱。一别堕罪是:往昔所造的菩萨善根都将失毁。’失坏菩萨根本戒的人所作的恶法能破坏一切善法,佛在《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若诸菩萨修持戒行,即得一切胜愿圆满。破戒之人,诸有恶法,如世霜雹,毁一切物,破坏善法,亦复如是。’大小乘都说破根本戒者今生会感受短命、贫穷、烦恼炽盛等果报。”

问题6:这里讲“一别堕罪是:往昔所造的菩萨善根都将失毁”,可是三殊胜中说“任何善法立即回向,善根不坏”,再者,破戒未必忘失菩提心,正如同破戒未必破见一样,为什么破了大乘菩萨戒,会连往昔所有菩萨善根都失毁呢?

【贤佳】您的质疑是合理的,其所说不合理。若未舍菩提心,至少还有菩提心善根。所引经中说“破戒之人,诸有恶法,如世霜雹,毁一切物,破坏善法”,应是说与破戒心行相应的恶法可能遮障所有善法使不现行,但并非一定遮障所有善法,更非毁坏深藏的善根,如同霜雹可能毁坏所有谷物,但非一定就毁坏掉所有谷物,更非毁掉所有已长成的谷粒。

【居士】请看下面的原文摘录。里面提到,破大乘戒的人,要被僧团摒弃,不与同住,否则,破戒之人会障碍其他人的修行。这里的意思是,破戒之人的思想行为,会对大家有不好的影响对吗?那,这是指大家都知道一个人破戒的情况,但是,如果一个人破了戒,但没人知道,他伪装得很好,好像持戒很清净的样子,那他与大家同住,还会给大家造成修行障碍吗?

原文摘录如下:“佛在大乘经典中说,如有谁破了根本戒,不必说资粮道和加行道,就是真正已得圣果的菩萨也会远离他。《入中论》第二品中说:‘犹如大海与死尸,亦如吉祥与黑耳,如是持戒诸大士,不乐与犯戒杂居。’也就是说,圣位二地菩萨也只有远离此等破戒者。有人以为菩萨是圣者,肯定会在行为上以大悲心摄受破戒者,令其去苦得乐,但这仅是出于个人的主观臆测。论慈悲无有过于佛者,而佛早已用尽所有智观察并决定了对于破戒者,在行为上只有舍弃一途,别无他法,而且这也正是出于慈悲之念,因为破戒之人与清净戒律的道友住一处,会增加他们的修法障碍,这反过来又使破戒者增加了罪业,而且,破戒者继续享用三宝的财物等等也会使他们罪业更重,因此佛在戒律中规定对破根本戒者必须予以摒弃。”

【贤佳】如果破了根本戒(不论大小乘),无惭无愧,不肯认错忏悔,应驱摈、远离,否则庇护、亲近者违戒有过,背离真正慈悲。如《瑜伽师地论·菩萨地·戒品》说:“诸菩萨性好悲愍,以调伏法调伏有情。若诸有情有下品过、下品违犯,内怀亲爱,无损恼心,以软诃责而诃责之。若诸有情有中品过、中品违犯,内怀亲爱,无损恼心,以中诃责而诃责之。若诸有情有上品过、上品违犯,内怀亲爱,无损恼心,以上诃责而诃责之。如诃责法,治罚亦尔。若诸有情有下中品应可驱摈过失违犯,菩萨尔时为教诫彼及余有情,以怜愍心及利益心,权时驱摈,后还摄受。若诸有情有其上品应可驱摈过失违犯,菩萨尔时尽寿驱摈,不与共住,不同受用,怜愍彼故,不还摄受,勿令其人于佛圣教多摄非福,又为教诫利余有情。”(卷四十)圣位菩萨慈悲、持戒,自然会如此行事,并非在于会受破戒者的障碍,否则岂是圣位菩萨?但如果有惭愧忏悔心,小乘比丘可以留在僧团行学悔沙弥法,大乘菩萨忏悔净罪后可再受戒,不应驱赶。如《瑜伽师地论·菩萨地·戒品》说:“菩萨于四他胜处法,随犯一种,况犯一切,不复堪能于现法中增长摄受菩萨广大菩提资粮,不复堪能于现法中意乐清净,是即名为相似菩萨,非真菩萨。……若诸菩萨由此毁犯,弃舍菩萨净戒律仪,于现法中堪任更受,非不堪任如苾刍住别解脱戒犯他胜法于现法中不任更受。”(卷四十)

那样强调绝对摒弃破根本戒者,应是出自其自许大乘的三昧耶戒,并非出自菩萨戒。其三昧戒中,“詈骂或者毁谤金刚上师”、“怀疑自性清净之法”等是破根本戒,由此所有藏密“金刚兄弟”对“毁谤”上师、怀疑男女双修法等者应同仇敌忾坚决摒弃,乃至依其三昧耶戒“本有能力而不降伏十大应诛”,必须对此“坑害上师者”、“背弃誓戒者”等作诛杀。如此严令可“高效”维护其教法团体。

(三)

【居士】我们原先的学佛小组计划学习戒律的同时,也同步学习净土宗相关内容。但是如何学起,从何下手,我们还都摸不着门。所以,想烦请您给大家推荐一个净土学习的目录和次第?比如,先学哪部经?谁注解的好?同步可以看哪些祖师的著论更好?

【贤佳】我转为请教净土法门研学者。一位法师回复说:“净土的五经一论一定是必读的,从《无量寿经》和《阿弥陀经》依次学习下去。最权威的肯定是蕅益大师的注解,但是如果阅读古文有障碍,可以选择大安法师的讲解。五经一论之后应该学习一下《净土圣贤录》,以增强往生的信心和决心。同步可以阅读一下《净土十要》和《印光大师文钞》,并制定每日的净宗定课。另外,大安法师的《净土宗教程》编写得也非常好,可以作为常备的参考工具书。”

一位居士回复说:“净土五经学习都是必要的,次第上:1、先学《阿弥陀经》,为深刻理解《阿弥陀经》所蕴含的甚深教理,务必学习蕅益大师的《阿弥陀经要解》。如果直接读《阿弥陀经要解》理解有困难,可以学习圆瑛大师的《阿弥陀经要解讲义》。末学通过学习圆瑛大师的讲义,信愿就牢固建立了。2、读诵《无量寿经》,充分了解阿弥陀佛的悲心、愿力、功德,对往生有信心,对阿弥陀佛感恩亲近,而且知道积累净业三福。3、持名念佛,需要学习《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以知道念佛方法。4、行持上,每天定课诵《阿弥陀经》《普贤行愿品》,持戒念佛,积累净业三福,回向往生。5、《观无量寿佛经》必学的,但《阿弥陀经》主张持名念佛,持名念佛也是祖师大德们认为更适合众生根器的,所以是否按照《观无量寿佛经》修行,要看个人情况,建议可读诵,行持暂缓。6、同时学习《印祖文钞》(被称为小藏经),更能加强修行净土宗的信愿行。《文钞》对在家居士修净土宗的教理、方法指导很多,对佛法在世间生活中的应用指导很多,也破斥了许多邪见,世出世间的智慧很圆融。莲池大师《竹窗随笔》,这个对蕅益大师的影响很深,末学多方面受益很多。7、前面的学完了,可再学莲池大师的《阿弥陀经疏钞》。8、学教理时,同时可看《净土圣贤录》,实例利于信愿坚固。这个学习过程中,不同的人可能会在不同的阶段建立并坚定往生净土的信愿并依教奉行。其他净土祖师的著论,就根据个人时间、精力随学。”

另外可参阅文章《净土修学次第初探》

https://mp.weixin.qq.com/s/P4bsRjk06VaIHwbd0kwYDQ

修订版

https://pan.baidu.com/s/1-hQNio16JM4lMibpIz31uw密码:dm1f

还可参阅相关文章:

《谈四点净土不必定依通途观修菩提心而往生的理由——兼评某上师说往生必定要习三士道之见》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5MjM2NDMxOQ==&mid=2247484123&;idx=1&sn=04cddf713fd5e83c6ee2cade3a3f4b79&chksm=ec03cbabdb7442bd9756f9a88965c849c76467b4fe1d6a0169ac8e85f703af38b808f79ee9d4&scene=4&subscene=126&ascene=0&devicetype=android-24&version=2607033d&nettype=WIFI&abtest_cookie=BQABAAgACgALABIAFAAFAJ2GHgAklx4AV5keAJuZHgCjmR4AAAA%3D&lang=zh_CN&pass_ticket=6TEldi4wxqxCMPonegGyaKuNd2nP2HW3Tjquz7aLNro%3D&wx_header=1

《信愿具足即菩提心之魂:再谈藏密某上师在“信愿具足”外另立“发菩提心才能往生”的违背教理之处》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5MjM2NDMxOQ==&mid=2247484403&;idx=1&sn=bec6c880ff9c473bb10a90d0776ca467&chksm=ec03ca83db744395dcd060a454b82dd76e404b78a7508973873af6425b00706cc1247bbb91d2&scene=4&subscene=126&ascene=0&devicetype=android-24&version=2607033d&nettype=WIFI&abtest_cookie=BQABAAgACgALABIAFAAFAJ2GHgAklx4AV5keAJuZHgCjmR4AAAA%3D&lang=zh_CN&pass_ticket=6TEldi4wxqxCMPonegGyaKuNd2nP2HW3Tjquz7aLNro%3D&wx_header=1

《答某问:西方极乐世界人应该有男女性交成佛密法吧?》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5MjM2NDMxOQ==&mid=2247485627&;idx=1&sn=46e69b49722d79cee25ae89778bbb564&chksm=ec03c1cbdb7448dde371d3be4d2180decc1a052d687f4fd6ce8beced5b489eea906d06a5f285&scene=4&subscene=126&ascene=0&devicetype=android-24&version=2607033d&nettype=WIFI&abtest_cookie=BQABAAgACgALABIAFAAFAJ2GHgAklx4AV5keAJuZHgCjmR4AAAA%3D&lang=zh_CN&pass_ticket=6TEldi4wxqxCMPonegGyaKuNd2nP2HW3Tjquz7aLNro%3D&wx_header=1

《请慈诚罗珠堪布收回“极乐世界有漏有苦”之论》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5MjM2NDMxOQ==&mid=2247484287&;idx=1&sn=5c47621f987fd8682ed301d917f09ea4&chksm=ec03ca0fdb7443199fca29dd4ef0fad8caf6eca19fea3a318eb961ebd672594782cc38f47111&scene=4&subscene=126&ascene=0&devicetype=android-24&version=2607033d&nettype=WIFI&abtest_cookie=BQABAAgACgALABIAFAAFAJ2GHgAklx4AV5keAJuZHgCjmR4AAAA%3D&lang=zh_CN&pass_ticket=6TEldi4wxqxCMPonegGyaKuNd2nP2HW3Tjquz7aLNro%3D&wx_header=1

《答某大德:藏教析空知见下的信愿念佛,与念佛相续问题》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5MjM2NDMxOQ==&mid=2247484382&;idx=1&sn=d5892e41a1082e75f8012ad0e3b28983&chksm=ec03caaedb7443b877901881ab7e986728c3fba7274cdc90e1a51aef958268cb542d209f7779&scene=4&subscene=126&ascene=0&devicetype=android-24&version=2607033d&nettype=WIFI&abtest_cookie=BQABAAgACgALABIAFAAFAJ2GHgAklx4AV5keAJuZHgCjmR4AAAA%3D&lang=zh_CN&pass_ticket=6TEldi4wxqxCMPonegGyaKuNd2nP2HW3Tjquz7aLNro%3D&wx_header=1

(四)

【居士】现在佛教界确实很乱,一些女众跟出家师父接触过于密切,容易引发世间情感,导致大众诟病,对佛教界和法师声誉产生负面影响。当然本身戒律的松懈也是导致乱象丛生的关键所在。

弟子皈依的寺院有位执事法师,有一天突然听到一位居士说,为了感谢家中老人去世请这位法师帮忙做佛事,给他儿子买了羽绒衫,弟子大为惊讶:他很小就出家了,怎么有儿子的?后来了解到不仅结婚有儿子了,还购置了房子,由此又听说其他也有法师也是有家眷的。弟子从此没有再接触这位法师,也因此很少去寺院了。这些乱象有些居士居然习以为常,不以为然。听说去年这位法师在另外一座寺院堂而皇之升座方丈了。据了解,当地还有另外寺院的方丈法师也是有妻子、孩子的,真是大跌眼镜!

据说在2011年左右有关部门有个整顿,规定有婚姻关系的要么离婚,要么还俗。其实这也仅是权宜之计,堵一堵大众耳目而已,这一纸婚约根本不能解决问题的,有的可能压根就没有领证。所以,法师这次就学诚法师事件之机缘,公开呼吁破邪显正,挽救佛门戒律,也许能挽救一下松懈已久的戒律。

有关藏密这块,其实汉地很多出家法师已深入其中,几乎各大丛林都有学藏密的法师常住。据弟子了解,其实很多汉地法师也是不了解藏密深层次的危害,他们虽然不依师系统学习藏密这块,但喜欢看藏密仁波切的著作,被所宣传的所谓“成佛最快、最高的法门”所吸引,加上藏密在心性和次第的理论上有其独特的地方,所以吸引了很多汉地出家法师,从而也带动了在家居士。但谈到双修,他们大部分也是不认同的,但随着深入的学习往哪个方向走就很难说了。

现在法师您因多年深入学习,且通过这次事件逐步了解了这一块潜在的危害而逆流破斥,但正如您所说的,他们因之前学过,很多不想自食其言,也有一种情况是确实有道场自身的难处。上次听JQ法师在一个视频里讲:“有些话FZ法师敢讲(当然不一定是针对藏密),做大狮子吼,很多法师说讲得痛快,可是他讲完就走人了,我不能讲……。”

https://v.qq.com/x/page/p0724h1yfpj.html

可见很多法师不能直接参与是有其难处的,也许这也是现在能参与辨析者甚少,不时还有打压您的原因吧。所以,您走的这条路肯定是遍满荆棘,面临的困难多多,相信佛菩萨、护法神会加持护佑您。

另外,我们本地有个《广论》学习班,小组办在**寺,对外挂牌好像是传统文化,参与居士很多,好像是属于龙泉寺体系的。昨天遇到学习班的一位师兄,她对学诚法师事件非常困惑(估计大部分学员是这种情况)。她说既不相信学诚法师会是这样的人,但又相信两位举报弟子不会故意构陷,她也提到之前学习中曾听到过两位举报法师非常优秀。她说之前看到很多所谓的密宗大师、仁波切的一些行为有过怀疑,但因是佛教协会会长推广的,所以相信应该不会有问题。她告知弟子,因对学诚事件深层次的情况了解甚少,所以包括很多学员都陷于困惑之中,不知道是跟着学下去呢,还是放弃(据说小组好像还在学习)。我就根据在辨析文章中了解的情况大概跟她介绍了下,还给她传了一些相关资料,她非常欢喜,说幸亏遇到我告诉了她真相,不然一直纠结不知后面如何修学。

(五)

【居士】有两件事情向您求证:

1.之前有传,最开始贤R法师在式叉摩那戒的问题上问过您,您当时说可以不受,然后极乐寺就没有受。后来举报事情发生之后,贤R法师又询问您,说当时是您说的可以不受,然后您的回答是:“我忘了。”请问法师这个是事实吗?

2.现在有传学诚法师在崇恩寺带出家众学习,还指导活动。这个说法很多人都在传了,说的跟真的一样,请问这消息是真的吗?

【贤佳】您是听谁这么说的?

第一条所说是相似语,夹带妄语。我没说“我忘了”,而是说“毫无印象,可能是我记性太差”,因为贤R法师那样说,我没有证据否定,不好说他诬陷,只能委婉说“毫无印象”。并且那样做是学诚法师早就定的“大事”,岂是因为我“当时说可以不受”,“然后极乐寺就没有受”?详情可参看附件《一些交流讨论(20180725)·(一)》:

https://pan.baidu.com/s/17yZGNiAO5Zex6gNQmBvZAw密码:8x4h

第二条完全是妄语。可以请传说者提供照片或影音(如果学诚法师平反、自由了,不要说不能提供照片、影音)。

【居士】是听有居士这样说。居士也不会空口说这些的吧,跟体系内的法师有关吧。如果是假的,这不就是堂而皇之地打妄语吗?太可怕了吧!

【贤佳】学诚法师曾公开教导“好心”妄语,私下示范、教导也不少。为了维护“师父”、维护团体,为什么不可以理直气壮、堂而皇之地“方便妄语”呢?

(六)

【居士】我学习佛法后,面对各种乱象,不解,到迷惑,慢慢自己思考,同时看一些西方哲学的书。下面是我自己的感悟:

人的心都喜欢有所依,喜欢得到别人认可,因此就有了团体,有了团体就有了组织,有了组织就有政治形势。不少修行的人也如此,不能摆脱心有所依的心理,所以需要有个团队一起修。诵经要有团队,拜佛要有团队,打坐要有团队。他们没有认识到,不摆脱心有所依就不能解脱。

维特根斯坦在大学教欧洲最聪明的人,可是没有人明白他讲什么。维特根斯坦说,只有自己内心有与他同样疑惑的人才能听明白。也就是我们做好了修行的无所依的心理准备了吗?只有我们进入修行的状态,才能有修行的效果。我们需要加入团队一起修,恰恰是我们还没有准备好修行的表现。

生活中,处处觉知自己的念头,体察自己的贪嗔痴,知道它,承认它,转化它。生活中自然而然不被境界吸引,禅修也就容易了。不能入定,是因为诱惑,因为贪嗔痴。

聚众,是寻找认同,是不够自信,需要从众人中寻求信心,其实也是贪心。贪心,就是内心认为自己不足,所以才探求外在。如果内心认为自己一切具足,就会对外无求。真正自信,不需要外界的承认。聚众而带来的政治形态,与修行的结果是相反的,它会加重人的贪嗔痴。真正摆脱贪嗔痴才能解脱,才能获得自在的生命形式。

克里希那穆提:“我主张真理是无路可循的,你不能透过任何宗教或法门而达到它。我绝对坚持这个观点。既然真理是无限的,没有任何束缚而又无路可循,当然也就不需要人为组织了。没有任何组织有权利强迫人们专走特定的一条路。如果你了解了这点,你就会发现信仰根本无法组织化。信仰纯属个人之事,你不能也不应该使它组织化。如果你这么做,真理就变成了僵死的教条,同时也变成那些懦弱的人和暂时无法得到满足的人的玩物。真理无法屈就于人,人必须通过努力来亲近它。高山无法自动移到你的脚前,你必须不畏艰险地穿过山谷,攀过悬崖峭壁,才能到达山顶。我不愿意属于任何宗教组织,请你们务必谅解这点。再一次地,我坚持主张没有任何宗教组织能引领人们见到真理,如果为了这个目的而成立人为组织,必定造成人们的依赖、软弱和束缚,既阻碍他们的成长,也使他们残缺不全。个人的特色一被抹杀,便无法见到那无限的真理了,这就是为什么我身为社长却又解散它的原因。我这么做完全是自动自发的,没有受到任何人的影响。”

【贤佳】所说有道理!佛教讲皈依三宝,正皈依是法。坚定追求“无限的真理”,是基于相信存在“无限的真理”,并相信曾经有人见达“无限的真理”,自己和他人也能见达“无限的真理”,也即是相信法、相信“佛”(觉者)、相信“僧”(修行者)。良师益友是有帮助的,否则“独学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自闭自限,也难以见达“无限”的真理。但不能依赖外在师友,受限于外在师友。佛教皈依三宝中有皈依僧,但强调以律摄僧,以戒为师,即核心是依于戒法,否则团体就违离正道,不能成为追求“无限真理”的良好助缘,反而可能成为障碍。

蕅益大师《灵峰宗论》说:“真为生死,固不得远师友妄自师心,亦不得单恃夹持,不深自操履。必有善财之志趣力量,方能收百城知识之益;有常啼之坚固勇猛,方能受法上菩萨之经。苟无出格超方手段,但欲如葛依松、蝇附骥,正法时或可济事,丁兹末运,鲜不空过一生者。况葛可依松,松不能俯就于葛,蝇可附骥,骥不能停待于蝇,进退深思,宜如何努力以无负此为生死心也?”(卷第二之三)

《度世品经》说:“睹异学难化难疗、无反复心、不识报恩,欲教此众故披德铠,游在众生而得自在,见凶恶众不以为厌,不憎恶人……。又其菩萨不信仰人,发大道意:‘吾以是行合集菩萨,身独当办,不须他人。于当来劫奉开士法,以己志行具诸佛法,兴心存在无上大道。’以唯愿乐开化众生,乐化众生信菩萨行,自净志性,亦能复净他人性行。”(卷二)

【居士】非常赞同您的观点!独立思考,与益友相交。

(七)

【居士】看近日邮件,感觉有些师兄可能没有区分“人”和“人的行为”两个概念。

“人”是主体,“人的行为”是一种选择方式,批评“人的行为”并不必然厌恶做出此种行为的“人”。

比如我一直不认同龙泉寺主要执事法师们的态度和行为。在此次事情中,掩盖、撒谎、歪曲、迫害,以前我认为法师们不会做的事情,几乎被他们挨个儿做了一遍。这些“行为”是不管过去多久,我都不会遗忘的。但同时,就这些法师个人来说,我又完全理解他们。在当时混乱不堪的环境下,恐惧、惊慌、无助,作出这些行为都是有情可原,我从未厌恶、责怪过他们。我认为他们是不知道怎么应对解决,才会伤人又伤己。

我厌恶“行为”,又同情和喜爱作出行为的“人”,所以于我而言,是要帮助他们做得更好,让他们舍弃这些“行为”,而不是嫌弃、丢弃这些人。爱人而去其恶行,我想佛法也是这样的思维方式吧。

【贤佳】是的!随喜!

《维摩诘经》说:“不憎恶人,起调伏心。”(卷上)

《八大人觉经》说:“菩萨布施,等念冤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大智度论》说:“众生虽有大罪大过,但欲利益,不生恼心。慈心、安隐、无碍、不恼心,譬如孝子爱敬父母,如兄、如弟、如姊妹、如儿女,无淫欲心而生爱敬慈念。世人但能爱敬所亲,菩萨普及一切。”(卷七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