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寺院经济之二

论寺院经济之二

(20210905)

法师】请您看这篇报道介绍的内容,是否有偏差问题?

《玉佛寺资助饿了么背后:宗教界唯一大学生创业基金,“资助项目十年存活率超78%”》(南方人物周刊2021-09-04)

https://mp.weixin.qq.com/s/oqWD5J3oDqPy8SVl_SFSVw

贤佳】这是世俗见识,不符合佛法戒律。“资助项目十年存活率超78%”,说明有失败的,便是直接亏损信施。相关辨析可参看《论寺院经济》(https://www.zhengxinfofa.cn/4284.html)。

法师】看大众的反应,末学觉得寺院作盈利投资、企业资助一类的事情,还是比较引人争议的事情,特别是在佛教本土化早已成熟的中国。我还关注的一个点是,这篇文章是以正面肯定该寺院做法的角度来进行报道的,作者和编辑显然不了解佛法和戒律,只以世俗价值观来理解此事,以其传媒影响力很容易误导大众。比如说,原本读者的观念可能是认为寺院盈利投资、企业资助不符合僧人本分,这是与佛法内涵一致的观念,但可能看了这篇文章,受其误导,就会以为自己的观念是陈旧和错误的,而该刊物宣传的价值观才是正确的、“与时俱进”的。

再从文章内容稍作辨析。如文章的收尾处写道:“2005年,南方周末曾采访过时任玉佛寺寺务处副主任、弘法部负责人的慧觉法师。他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我们佛教有一个传统,农禅并重。在教化众生的同时,要从事生产自养工作。’”

文说“我们佛教有一个传统,农禅并重”,这是一个极易误导大众的佛教常识错误。中国佛教发展史上有“农禅并重”的时期,但这不代表“农禅并重”符合戒律。按戒律说,僧人耕种是违戒的,僧人本不应耕种。古代僧人耕种有特殊时世因缘,可能可算有命难、梵行难的因缘,如果不入此缘,不得已为之也应惭愧、忏悔。现在非农业时代,且时世和平稳定,佛教发展受到国家保护、信众支持,僧人没有必要理由耕种。如果此时仍固守“农禅并重”的“传统”,就无异于楚人渡河了,更不要说拿“农禅并重”来作为传承禅法或弘法利生的噱头。

文又说:“在教化众生的同时,要从事生产自养工作。”佛教里面没有这样要求。国家宗教部门有相关政策法规,其初衷应该只是为了保护寺院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并非要求寺院要做较大盈利性的工作,所以说是“自养”。而且这应该不是硬性要求,比如说信众供养已经能满足寺院僧人修道所需,就不必强行去做自养工作,否则又是削足适履了。再说,真的要做自养工作,也可以成立相对独立的部门,请在家居士乃至聘请职员来运作、维护,寺院和僧人不必过多涉入其中。在谨遵戒律的前提下“自养”,戒行清净才是培植福报的根本。

贤佳】很好的思考!如《佛遗教经》说:“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暗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大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持净戒者,不得贩卖贸易,安置田宅,蓄养人民、奴婢、畜生,一切种植及诸财宝皆当远离,如避火坑。不得斩伐草木,垦土掘地、合和汤药、占相吉凶、仰观星宿、推步盈虚、历数算计,皆所不应。节身时食,清净自活,不得参预世事通致使命,咒术仙药、结好贵人亲厚媟嫚,皆不应作。当自端心正念求度,不得包藏瑕疵、显异惑众。于四供养知量知足,趣得供事,不应蓄积。此则略说持戒之相。戒是正顺解脱之本,故名波罗提木叉。依因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是故比丘,当持净戒,勿令毁犯。若人能持净戒,是则能有善法;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当知,戒为第一安稳功德之所住处。”(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T12/T12n0389_001.xml#pT12p1110c1701

另外可参看:

《论出家与持戒之二》

https://www.zhengxinfofa.cn/3575.html

《论佛教中国化》

https://www.zhengxinfofa.cn/4127.html

法师】文中引用佛经,对那段话体现的相关问题已是很好的辩破。类似的误解、误区可能比较普遍,末学印象中您不是第一次跟人辩论这些问题了,我觉得根本上还是对戒律的轻忽所致(对出家众来说)。对在家众而言,则是他们不了解出家众戒律,因为汉地佛教界不提倡在家居士了解出家众戒律,难免“盲信盲从”。

末学还有一个感受,在现在这个时代,人们有了比以往便利很多的条件去南传佛教国家参访学习,我想:当人们了解了南传佛教,再回过头来看汉地的“农禅并重”等“传统”,会报以怎样的评价呢?就末学所知,南传佛教寺院是没有所谓“农禅并重”的“传统”的,相反,他们会聘请工人来打理寺院事务,也是相当于护持僧人修行,这个可能更称得上是他们的“传统”。如果汉传佛教界不能尽量纯净无杂地维护好戒律,反倒找各种不持戒、滥“开缘”的理由,我们这所谓“传统”有多大意义?能走多远?

贤佳】是的。有些违戒的传统做法是古代特殊因缘下不得已的“病态”做法,现代没有那种不得已的因缘条件逼迫了,还要刻意效学、坚持违戒的传统做法,便是东施效颦、楚人渡河,没病找病,远离佛法。

法师】末学觉得不是“刻意效学”,而是不费力找个不持戒的好理由,或者可能是没有持戒的正知见,认为“传统”便是没错的,祖师流传下来的便是没错的(且不论祖师是否真的那么做或是基于什么因缘背景和知见做),某某大德这么做便是没错的……以讹传讹。不加分辨地仰赖“传统”,其实也是一种“依人不依法”的表现吧?

贤佳】您的分析符合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