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律答疑讨论之四十九

戒律答疑讨论之四十九

(20201213)

(一)

居士】《僧人有时候不现僧相,那是为了护持佛教!》(2020-12-12)

https://mp.weixin.qq.com/s/CyVT4tchqncFuND5shr6Cw

里面举“元晓法师”结婚生子的例子,我感觉不是很妥当。现在江浙一带结婚生子的僧人不少,都要看成是示现吗?都不能说吗?

贤佳】文中所说基本合理。僧人平常衣着应与国人俗服有异,难缘不得已可以临时穿俗服。依文所说故事,元晓法师是还俗生子的,自称“小姓”居士,不违戒律,值得敬重。而现代有些结婚之僧人(包括双修淫乱者),还穿僧服,自称僧人,便违戒律,自堕堕人,应该谴责。僧人想结婚时则还俗,不现僧相,是为护持佛教,否则是败坏佛教。应该说:僧人有时候不现僧相,那是为了护持佛教;结婚者或淫修者现僧相,那是败坏佛教。

(二)

居士】佛陀如何教导出家人(比丘、比丘尼)伏断淫欲呢?就是不净观吗?会有详细指导,不能如何如何吗?我听人说,如果女众经过,比丘作女众想都犯戒,是吗?

贤佳】如果女众经过,比丘见之作女众想不犯戒,起染心才犯戒,应自责心忏悔。比丘见女众时宜作女众想,并可作母女姊妹想,适当顺戒防护,如独处时见有一女众来,应即离开,不应自许“不作女众想”而与女众独处,否则违戒。

不净观正对治淫欲,无常观、苦观、无我观、念佛、持戒等也可调伏对治。

如《四十二章经》说:“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假其二,普天之民无能为道者。’……佛告沙门:‘慎无信汝意,意终不可信。慎无与色会,与色会即祸生。得阿罗汉道,乃可信汝意耳。’佛告诸沙门:‘慎无视女人,若见无视。慎无与言,若与言者,敕心正行,曰:“吾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花不为泥所污。老者以为母,长者以为姊,少者为妹,幼者子,敬之以礼。”意殊当谛惟观,自头至足自视内,彼身何有,唯盛恶露诸不净种,以释其意矣。’佛言:‘人为道去情欲,当如草见火,火来已却。道人见爱欲,必当远之。’”

《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说:“凡夫重色,甘为之仆,终身驰骤,为之辛苦。《净心观》云:贪色者骄,贪财者吝,既骄且吝,虽有余德,亦不足观。……当自悲嗟,深须勉强,或观身不净即是屎囊,或谛彼淫根实唯便道,或缘圣像,或念佛名,或诵真经,或持神咒,或专忆受体(注:所受戒体),或摄念在心,或见起灭无常,或知唯识所变,随心所到,着力治之。任性随流,难可救也!”

《根本萨婆多部律摄》说:“苾刍(注:比丘)……修行之时,有二种烦恼或容生起:由忘正念,便忆曾经远境,起染爱心,造众过失;复由观现前近境,起染爱心而犯众罪。苾刍了知起犯缘已,即于此事生对治心,令其除灭。若染缘强盛,不能除遣,应就尊宿及闲三藏有德行者所,请受教诫,作意蠲除。若仍不息者:当勤昼夜读诵闻思,简择深义;于三宝所至诚供养;师长等处忘自劬劳,尽心供给;或游他方;或复灭食,于时时中制断饮食;或往尸林,独居兰若,修不净观等;或为四念住;或作无常死想——冀令烦恼因斯除灭。若仍不除者,应生惭耻,作如是念:‘我所为非,戒不清净,犯小随小,不能一一如法护持,而复受他信心施主四事供养。又复诸佛世尊及有天眼同梵行者并诸天人悉观见我,知我破戒。为此不应造众恶业。’当自克责,如救头燃,于清净境说除其罪,勿致后悔。如上所说不能依行,及受信心所有衣食皆得恶作罪。若作如前对治行时,性多烦恼,未能殄息,虽受信施者,无犯。然应审自观察,虽作种种折伏方便,仍烦恼不能除者,即应舍戒而为白衣,勿令有罪受他信施,由受用时更造众多罪恶之业,定感当来苦异熟果。如经广说,应善修持。”(卷第十四)

另外可参看《关于离欲断淫的讨论》(http://www.mzhy.org/20191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