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南传经典论证五蕴皆空、真常唯心

由南传经典论证五蕴皆空、真常唯心

(20210220)

贤佳】(20210204)庄春江译《(南传)相应部95经/像泡沫团那样经》说:“犹如这恒河带来了大泡沫团,有眼的男子如果检视、静观、如理审察,当检视、静观、如理审察时,对他来说,它看起来只是空无的、空虚的、无实心的。比丘们!在泡沫团中,有什么实心呢?同样的,比丘们!凡任何色,不论过去、未来、现在……(中略)或远、或近,比丘检视、静观、如理审察,当检视、静观、如理审察时,对他来说,它看起来只是空无的、空虚的、无实心的。比丘们!在色中,有什么实心呢?…………犹如幻术师或幻术师的徒弟,如果在十字路口表演幻术,有眼的男子如果检视、静观、如理审察,当检视、静观、如理审察时,对他来说,它看起来只是空无的、空虚的、无实心的。比丘们!在幻术中,有什么实心呢?同样的,比丘们!凡任何识,不论过去、未来、现在……(中略)或远、或近,比丘检视、静观、如理审察;当检视、静观、如理审察时,对他来说,它看起来只是空无的、空虚的、无实心的。比丘们!在识中,有什么实心呢?…………色如泡沫团,受如水泡,想如阳焰,行如芭蕉,识如幻术,已被太阳族人教导。如是如是静观、如理审察,凡如理检视它者,它[只]是空与虚伪。关于此身,广慧者已教导:三法舍断,则见舍弃色。寿、暖与识,当它们离开身体时,那时被抛弃而横卧,[成为]无思、其牠者之食物。此如是相续,此幻术欺骗愚者,说这是杀害者,这里不存在实心。具活力的比丘应该在诸蕴上这样观察,日夜正知与持念,应该舍弃所有的结,应该自己作归。”(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613.htm

您看这是否说五蕴非实、五蕴皆空?

法师】《像泡沫团那样经》说的是五蕴无实质/无材质,此经是为了对治婆罗门教的“万物的实质是梵,梵是万物的材质”,婆罗门教徒说“你们佛教的五蕴,实质还是梵,梵是构成五蕴的材质”。于是佛说五蕴空无材质、空无实质。实质=材质=心材,巴利语都是sara。“连肤材都得不到,哪有心材呢?”

此经的意思是,五蕴就是最终的存在了,不是说还有个比五蕴更终极的存在叫做梵的;五蕴不由任何材质构成,五蕴不以涅槃为实质,五蕴不以“心体”为材质。

“识如幻事”恰恰是在否定心性论!无常的妄识以真常心为材质/无常的妄识实质是真常心,这恰恰是此经要否定的!

贤佳】此经说五蕴是“空无的、空虚的、无实心的”、“空与虚伪”,而您说“五蕴就是最终的存在了”,五蕴有什么实质最终存在?

您以前说五蕴是“胜义谛实有”,五蕴有什么“实有”可被称为“胜义谛实有”?

汉传佛教说的“真常心”是无相的,同五蕴一样是“空无的、空虚的、无实心的”。

法师】(20210207)无实质/无材质的才是最终的啊!五蕴有什么实质最终存在?问题错误!如果说A的实质是B,那就等于说B才是最终的存在,A只是B的假相;当我们说A是最终存在的时候,A就不能再有实质可言!A是最终存在==A是无实质的存在。当我们说A是最终存在的时候,A可以是任何其它事物的实质,但任何其它事物都不能是A的实质。

汉传佛教说的“真常心”如果是究竟的最终的存在,那么真常心就不能有任何实质!而只能说任何一个事物的实质是真常心。很多大乘师谈空说有的时候,尚且连这个基本逻辑都没明白过来!说真常心空无实质,恰恰不是说它是假,恰恰是说它是究竟实有!所以很多人根本没入玄奘之门:说根本识空无实质,正因为根本识已是最终的存在了!

南传说五蕴是“胜义谛实有”,就是在说五蕴没有实质,不由真常心构成,不由涅槃构成。

南传要强调:有为法、无为法都不以梵为材质,也不许说一切法的实质是真常心/心性/佛性。

贤佳】既然无实质/无材质,那有个什么呢?不是幻有、假有吗?由何名为“实有”?南传经律对“实有”内涵的定义有相关经文吗?

法师】实有就是不是任何人的主观幻觉,幻有就是某人的主观幻觉。五蕴不是任何人的主观幻觉,无始以来就存在着一团又一团的五蕴,所以五蕴是实有。

烦恼是实有,但可以永断。认为实有的就不能永断,实有就必须永远有,这个逻辑无厘头。实有=真实有,不等于“坚实有”。

按贵派立场,真常心也无实质、不由任何材质构成(真常心反而是构成五蕴的材质),但却是实有、非假有,对吧?

贤佳】您说“无始以来就存在着一团又一团的五蕴”,是无因自存吗?就色蕴来说,您认为有无始自存的极微色吗?

真常心是离言法性,没有任何有相的实质、材质,不生不灭,是胜义谛实有,幻起五蕴诸相,五蕴诸相无实质,当体即是真常心。如同空花无实质,当体只是心相。

法师】无始无明是无因自存吗?当然不是。名色同理可得。

“五蕴诸相无实质,当体即是真常心。如同空花无实质,当体只是心相”,这个误解,是“实质”混淆于“实有”,把“实质”换成“材质”就可以打消。

若五蕴诸相无材质,则当体不是真常心。如同镜中花无材质,当体不是玻璃/铜;水中月无材质,当体不是水!

五蕴诸相有材质,才能说当体即是真常心。若说五蕴诸相当体即是真常心,则此真常心就是五蕴的材质。譬如波当体即是水,水就是波的材质。

水波不二喻、金器不二喻,都说的是形式-材质,与镜花、水月喻根本不同,是冲突的!搞懂镜花、水月喻的人,不可能再信“水波不二”喻。水中月唯是相,此相依水、依天上月等诸缘而有。

贤佳】(20210208)您能给出“真实有”的内涵定义吗?由何判定某为真实有?

您认为没有无始自存的极微色吗?那么色蕴如何产生的?如何成为一团一团的?

您说“如同空花无实质,当体只是心相。这个误解,是‘实质’混淆于‘实有’;把‘实质’换成‘材质’就可以打消”,那如果说“‘空花’无离心的花材质,当体只是心法”,是否成立?

法师】唯有涅槃是无因自存、无始自存。蕴、处、界、缘起、处非处、涅槃,这些都是无始以来就存在的,法尔如是,不为什么。依它起诸缘生法的自相、共相,无始以来如是如是呈现,不应问为什么。尤其不应问为什么有涅槃存在——当然有人会回答若无涅槃则太绝望之类,这都是伪答案。

为什么这个问题必须在最终极处停止?或者狡黠者兜一个圈,弄成循环论证。

凡不是你的主观幻觉的,就算真实有。

当然没有无始自存的极微色。色蕴依众缘而生啊!法尔成为一团一团的。色法必聚,这是缘起定则,缘起定则法尔如是,没有为什么。

说“‘空花’无离心的花材质,当体只是心法”,您还是要说“空花的材质是心”:“空花有不离心的花材质,当体就是心法”。空花没有任何材质,它就是个相而已。龟毛是什么材质的?兔角呢?

遍计所执相没有任何材质,遍计所执相不以依它起相为材质;依它起相也没有任何材质,依它起相不以圆成实相为材质。圆成实相也没有任何材质。要彻底抛弃形式-材质的思维模式,形式-材质的思维模式是婆罗门教的思维模式。

贤佳】(20210209)您说“凡不是你的主观幻觉的,就算真实有”,这是对“真实有”的定义吗?那阳焰、幻像,是眼所亲见,不是如龟毛兔角纯幻想,算真实有吗?如果阳焰、幻像不算真实有,那么经说“想如阳焰”、“识如幻术”,不是说“想”、“识”非真实有吗?

您说“空花没有任何材质,它就是个相而已。龟毛是什么材质的?兔角呢?”,那经说五蕴没有实质/材质,也即如同龟毛兔角非真实有吗?

(20210212)《像泡沫团那样经》说五蕴无实心(无实质/材质),是“空无的、空虚的”,乃至说如阳焰、幻术,这是明显说明五蕴之有是虚幻假有,也即是说五蕴实空,唯是幻有。您说“五蕴就是最终的存在了”,是幻有、假有的存在,没有实质/材质,其实在性是无明者的幻觉、错觉。您看是否如此?

(20210213)北传汉译《阿含经》对应的两个版本经文都明文说五蕴空、无所有,可供对照理解文义:

《杂阿含经(二六五)》(宋求那跋陀罗译)说:“譬如恒河大水暴起,随流聚沫,明目士夫谛观分别,谛观分别时,无所有、无牢、无实、无有坚固。所以者何?彼聚沫中无坚实故。如是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比丘,谛观思维分别,无所有、无牢、无实、无有坚固,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色无坚实故。……譬如幻师、若幻师弟子,于四衢道头,幻作象兵、马兵、车兵、步兵,有智明目士夫谛观思维分别,谛观思维分别时,无所有、无牢、无实、无有坚固。所以者何?以彼幻无坚实故。如是,比丘,诸所有识,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比丘,谛观思维分别,谛观思维分别时,无所有、无牢、无实、无有坚固,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以识无坚实故。……观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想如春时焰,诸行如芭蕉,诸识法如幻,日种姓尊说。周匝谛思维,正念善观察,无实不坚固,无有我、我所。于此苦阴身,大智分别说,离于三法者,身为成弃物。寿、暖及诸识,离此余身分,永弃丘冢间,如木无识想。此身常如是,幻为诱愚夫,如杀如毒刺,无有坚固者。比丘勤修习,观察此阴身,昼夜常专精,正智系念住,有为行长息,永得清凉处。”(卷第十)(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T02/T02n0099_010.xml#pT02p0068c0102

《佛说水沫所漂经》(东晋竺昙无兰译)说:“此沫聚,若有目士谛观察之思维分别,彼人见已谛观察之思维分别,空无所有,无来无往,亦不坚固,此水聚沫何可依怙?如是诸所有色,过去、当来、现在,若粗、若细、若远、若近,彼有目士谛观察之思维分别,彼人见已谛观察之思维分别,空无所有,无来无往,空无所有,亦不坚固,此色阴有何坚固?……譬如黠慧幻师及幻师弟子,在众人前自现幻术,若有目士谛观察思维分别,彼已观察思维分别,空无所有,无来无往,亦不坚固,此幻术有何坚固?如是,诸所有识,过去、当来、现在,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有目士而谛观察思维分别,彼已观察思维分别,空无所有,无来无往,亦不坚固,此识阴有何坚固?……色如彼聚沫,痛如彼水泡,想如夏野马,行如芭蕉树,识如彼幻术,最胜之所说。若能谛观察,思维而分别,空亦无所有。若能作是观,谛察此身中,大智之所说,当灭此三法,能舍除去色,此行亦如是,幻师不真术。”(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T02/T02n0106_001.xml

北传《增一阿含经》有文直说五蕴幻伪不真,也可参考理解文义:

《增一阿含经·(九)》说:“重白佛言:‘此五盛阴无牢,亦不坚固,幻伪不真。’是时,尊者多耆奢便说此偈:‘色如聚沫,痛如浮泡,想如野马,行如芭蕉,识为幻法,最胜所说。思维此已,尽观诸行,皆悉空寂,无有真正。皆由此身,善逝所说,当灭三法,见色不净。此身如是,幻伪不真,此名害法,五阴不牢,已解不真,今还上迹。如是,世尊!我今所觉正谓此耳。’世尊告曰:‘善哉!多耆奢!善能观察此五盛阴本。汝今当知,夫为行人当观察此五阴之本,皆不牢固。所以然者,当观此五盛阴时,在道树下成无上等正觉,亦如卿今日所观。’”(卷第二十七)(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T02/T02n0125_027.xml#pT02p0701b2302

(20210214)也有南传经典说世间虚幻,即等同说五蕴虚幻:

《(南传)譬喻经·(一七)瞿昙弥》说:“有为之世间,不坚如芭蕉,虚幻如阳焰,无坚不持续。”(http://cbeta.buddhism.org.hk/xml/N30/N30n0017_057.xml#lgN30p0321a1001

还有南传论典《小义释》(传说是舍利弗尊者造)从非坚实、无常、变易、无我、无有等多个角度直说五蕴(十八界)世间空:

庄春江译《(南传)小义释·15.莫额罗阇学生婆罗门所问的说明》说:“怎样是因空行的认为而观察世间是空的?在色上的坚实得不到,在受上的坚实得不到,在想上的坚实得不到,在行上的坚实得不到,在识上的坚实得不到。色以常之坚实的坚实,或以乐之坚实的坚实,或以‘我’之坚实的坚实,或以常,或以恒久,或以常恒,或以不变易法是非坚实、无坚实、离开坚实的;…………识以常之坚实的坚实,或以乐之坚实的坚实,或以‘我’之坚实的坚实,或以常,或以恒久,或以常恒,或以不变易法,是非坚实、无坚实、离开坚实的,如芦苇是非坚实、无坚实、离开坚实的…………以及如泡沫团是非坚实、无坚实、离开坚实的,以及如水泡是非坚实、无坚实、离开坚实的,以及如阳焰是非坚实、无坚实、离开坚实的,以及如芭蕉树干是非坚实、无坚实、离开坚实的。…………这样是因空行的认为而观察世间是空的。以这二个理由观察世间是空的。

“或者,以六个理由观察世间是空的:眼以‘我’,或以‘我’所,或以常,或以恒久,或以常恒,或以不变易法,是空的;耳……(中略)是空的;受……是空的;想……是空的;行……是空的;识以‘我’,或以‘我’所,或以常,或以恒久,或以常恒,或以不变易法,是空的;色……(中略)是空的;声音……是空的;气味……是空的;味道……是空的;所触……是空的;法以‘我’,或以‘我’所,或以常,或以恒久,或以常恒,或以不变易法,是空的;眼识……(中略)是空的;意识……是空的;眼触……是空的;意触……是空的;眼触所声受……是空的;意触所声受……是空的;色想……是空的;法想……是空的;色思……是空的;法思……是空的;色的渴爱……是空的;色寻……是空的;色伺……是空的;法伺以‘我’,或以‘我’所,或以常,或以恒久,或以常恒,或以不变易法,是空的。这样以六个理由观察世间是空的。

“或者,以十个理由观察世间是空的:色是被舍的、虚伪的、空的、无‘我’的、不实的、杀害者、无有的、不幸的根、有烦恼的、有为的;受……(中略)想……行……识……{死}[趣处]……往生……结生……有(存在) ……轮回……轮转是被舍的、虚伪的、空的、无‘我’的、不实的、杀害者、无有的、不幸的根、有烦恼的、有为的,这样以十个理由观察世间是空的。”(http://agama.buddhason.org/Ni/Ni32.htm

法师】当然不是如此,这是根本立场分歧。

你举的这些与《泡沫团譬喻经》相同,仍然是就无材质而言。汉译阿含翻译措辞不精确,不足为据。《增一阿含》还有许多大乘措辞呢,那是因为其汉译诸师都是大乘信徒。

贤佳】无材质不就是虚幻不实的吗?色蕴不以地、水、火、风等四大为材质吗?

法师】无材质不等于虚幻不实!地、水、火、风皆无材质!“虚幻”通常是指主观幻觉,“真实”通常是指客观存在,要害在主观还是客观;主观还是客观存在跟有无材质无关。

以世俗语境为譬喻:光是客观真实,不以你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但光没有材质;椅子是客观真实,以木头为材质;梦中的椅子是主观幻觉,无材质,或勉强说以心为材质。因吃了毒蘑菇而眼见空花,此空花是幻觉,无材质,不能说此空花以眼为材质。蜡像是假人,当我们把蜡像误认为是站立不动的真人时,呈现在我们认识中的主观幻觉是有材质的,即是蜡像。

主观幻觉可以有材质,可以无材质;客观真实可以无材质,可以有材质。

在南传语境下,五蕴、十八界是客观真实,但无材质。

另,您说的人空、法空的问题,在相应部中有许多经文貌似暗含此义,但主要是初果只知人空,不知法空,四果才彻知法空,这方面我会专文论述,请耐心等待。

您举的元亨寺那个纯属翻译错误。

贤佳】(20210215)您说“椅子是客观真实,以木头为材质”,您先前说“五蕴不由任何材质构成”,何以此时说椅子“以木头为材质”?椅子不属于五蕴中的色蕴吗?

若说椅子“以木头为材质”,您又说“光没有材质”,何不说光以光子为材质?何以不说“空花”以光子或心法为材质?

您说“地、水、火、风皆无材质”,地、水、火、风自身不就是材质吗?若不是材质,何以能构成色蕴?那见、触山石、河水等不是主观幻觉吗?若无材质,有什么客观存在?

法师】您不遵守话语规则。

“您说‘椅子是客观真实,以木头为材质’,您先前说‘五蕴不由任何材质构成’,何以此时说椅子‘以木头为材质’?椅子不属于五蕴中的色蕴吗?若说椅子‘以木头为材质’,您又说‘光没有材质’,何不说光以光子为材质?何以不说‘空花’以光子或心法为材质?”

——您这么问意味着您完全没听懂我打譬喻的意思;当然末学也实在是黔驴技穷了,表达不清楚了!

“您说‘地、水、火、风皆无材质’,地、水、火、风自身不就是材质吗?”

——不许说A是A的材质,这属于病句!不许孤零零地说A是材质,必须指明A是谁的材质!如果A是万物的材质,A本身不由任何其它材质构成,那就等于说A无材质!

若不是材质,何以能构成色蕴——色蕴是个定义,真实存在的是4大种和14所造色,是我们把这18种真实法归入色蕴这个定义之下,不能说大种色和所造色是构成色蕴的材质!你可以废除色蕴这个概念,绝口不提色蕴这个词,只要你承认4大种色和14所造色是真实存在就行!

我每次听大乘师孤零零地说“A是幻象”时,就气不打一处来:必须指明A是谁的幻象!

我的这一团五蕴是佛的幻象,还是凡夫的幻象?是我的幻象,还是你的幻象?如果是一切凡圣有情的幻象,那它就不能叫幻象,而应该叫真相!这才符合世间的话语规则!

我吃了毒蘑菇后看见前门楼子上有七色花;大家没吃毒蘑菇,往前门楼子上一看,没有七色花,佛来了一看,也没有,那么此七色花只是我的幻觉,不是任何其他人的幻觉,此七色花只是我的幻象,不是你的,不是佛的!如果所有凡圣有情都看见前门楼子上那朵七色花,那此七色花就是真相啊,你凭啥说它假?

你们说五蕴是真常心的幻象,那我就说五蕴是真常心的真相!云何不许?!

“水波不二”喻中,水是真实存在,波也是真实存在啊?!水确实生了波啊!?体是真实存在,相用也是真实存在啊?!体、相、用都是真实存在的呀!唯有自我和外境是纯粹幻觉。心体、心相都是真的,把心相错看成外境,此外境才是假的,才是幻相。说“一切皆幻”就等于说一切皆真。

贤佳】看南传经典对色蕴的定义,似乎不是您说的那么狭小,如庄春江译《(南传)相应部82经/满月经》说:“凡任何色,不论过去、未来、现在,或内或外,或粗或细,或下劣,或胜妙,或远或近,这被称为色蕴。…………四大为因、四大为缘而有色蕴之说。”(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0600.htm

按世俗科学界所说,物质(色法)由基本粒子(质子、中子、电子、光子等)构成,这基本粒子不就是物质(色法)的材质吗?

(20210216)例如常见的花岗岩,世俗人“检视、静观、审察”,发现主要成分是石英、钾长石和酸性斜长石(https://baike.baidu.com/item/%E8%8A%B1%E5%B2%97%E5%B2%A9/1046376),进一步审察则会发现由分子、原子乃至基本粒子构成,都会觉得花岗岩是实在的、坚固的,何以《像泡沫团那样经》说“凡任何色,不论过去、未来、现在……(中略)或远、或近,比丘检视、静观、如理审察,当检视、静观、如理审察时,对他来说,它看起来只是空无的、空虚的、无实心的…………色如泡沫团”呢?假使是为了对治婆罗门教的“万物的实质是梵,梵是万物的材质”,说“无实心的”就好,何以说“是空无的、空虚的”乃至“色如泡沫团”呢?不是违背世俗常识真理吗?

佛经说任何色法都如泡沫团、空无的、空虚的,因为任何一块花岗岩等色法(物质)都是可坏、必坏乃至灭散不存的,如经水蚀、风化乃至劫火烧世(如太阳大爆炸时烧毁地球),所以说如泡沫团。又因色法是因缘生灭法,从无而有,又归于无,没有自体常存的实质,所以说是空无的、空虚的、无实心的。通常现代人认为花岗岩等物质(色法)由基本粒子聚合而成,坏灭时基本粒子离散,而基本粒子不灭,质量、能量守恒,不是空无、空虚、无实心的。但基本粒子也是假象概念,因为基本粒子还可深层细分,如质子、中子、电子、光子等基本粒子由更基本的夸克构成,现代物理学家进一步提出弦理论,认为振动的弦是更基本的物质单元,一直追索下去,必定到空无实质,因为不可能有占据空间的最小物质单元,若有,则有方分,例如夸克有东西南北侧,弦有两端(开环弦)或有东西南北侧(闭环弦),那么假想从中间划线,那么线两侧部份就是更小的物质组成部份。所以如果存在最小物质单元,那么必定是不占任何空间的,既然是不占任何空间的,那么就是实质空无的。众多实质空无的最小物质单元组成的聚合体也应是实质空无的,而一般人见闻觉知其是实在的乃至坚固的,其实是错觉,源于潜意识里任运的坚固妄想。如果通过禅定静息潜意识里任运的坚固妄想,那么便可以穿山越壁、变化色身乃至随意变物。可见色法实质是空无的、空虚的,不应贪爱执取,否则是愚痴自缚,难免多生苦恼。所以《像泡沫团那样经》说:“当这么看时,有听闻的圣弟子在色上厌,在受上厌,在想上厌,在行上厌,在识上厌,厌者离染,经由离贪而解脱。”

又如庄春江译《(南传)大义释·11.争吵争辩经的说明》说:“‘色’,四大与四大之所造色,‘当色被明了时’,以四种行相色被明了:以已知明了、以衡量明了、以舍断明了、以越过明了。怎样是以已知明了为色被明了?他知道色:‘凡任何色、一切色,是四大及四大之所造色。’他知道,他看见,这样是‘以已知明了’为色被明了。

“怎样是‘以衡量明了’为色被明了?作这样已知后衡量色,他衡量为无常的、苦的、病的、肿瘤的、箭的、祸的、疾病的、另一边的、败坏的、灾难的、祸害的、恐怖、灾祸、移动的、易坏的、不坚固的、无庇护所、无避难所、无归依所、被舍的、虚伪的、空的、无我的、过患、变易法、不实的、不幸的根、杀害者、无有的、有烦恼的、有为的、魔食(饵)、生法、老法、病法、死法、愁悲苦忧绝望法、污染法、集起、灭没、乐味、过患、出离,这样是‘以衡量明了’为色被明了。

“怎样是‘以舍断明了’为色被明了?这样衡量后关于色的欲贪,他舍断、驱离、作终结,使之走到不存在。这被世尊说:‘比丘们!凡关于色的欲贪,你们要舍断,这样,那个色必将被舍断,根被切断,就像无根的棕榈树,成为非有,为未来不生之物。’这样是‘以舍断明了’为色被明了。

“怎样是‘以越过明了’为色被明了?四无色等至的得到者,诸色被明了(被消失)、被弄清楚(被消灭[以下循例])、被穿越、被越过、被克服,这样是‘以越过明了’为色被明了。以这四种行相为色被明了。”(http://agama.buddhason.org/Ni/Ni11.htm

庄春江译《(南传)无碍解道·9.毗婆舍那的谈论》说:“以哪四十行相得到随顺接受,以哪四十行相进入正性决定?[视]五蕴为无常的、苦的、病的、肿瘤的、箭的、祸的、疾病的、另一边的、败坏的、灾难的、祸害的、恐怖、灾祸、移动的、易坏的、不坚固的、无庇护所、无避难所、无归依所、被舍的、虚伪的、空的、无‘我’的、过患、变易法、不实的、不幸的根、杀害者、无有的、有烦恼的、有为的、魔食(饵)、生法、老法、病法、死法、愁法、悲泣法、绝望法、污染法。当看五蕴为无常的时得到随顺接受,当看‘五蕴灭为常的涅槃’时进入正性决定。当看五蕴为苦的时得到随顺接受,当看‘五蕴灭为乐的涅槃’时进入正性决定。…………当看五蕴为败坏的时得到随顺接受,当看‘五蕴灭为无败坏的涅槃’时进入正性决定。…………当看五蕴为移动的时得到随顺接受,当看‘五蕴灭为不移动的涅槃’时进入正性决定。当看五蕴为易坏的时得到随顺接受,当看‘五蕴灭为非易坏的涅槃’时进入正性决定。当看五蕴为不坚固的时得到随顺接受,当看‘五蕴灭为坚固的涅槃’时进入正性决定。…………当看五蕴为虚伪的时得到随顺接受,当看‘五蕴灭为无虚伪的涅槃’时进入正性决定。当看五蕴为空的时得到随顺接受,当看‘五蕴灭为最上空的涅槃’时进入正性决定。当看五蕴为无‘我’的时得到随顺接受,当看‘五蕴灭为最上义的涅槃’时进入正性决定。…………当看五蕴为变易法时得到随顺接受,当看‘五蕴灭为不变易法涅槃’时进入正性决定。…………当看五蕴为无有的时得到随顺接受,当看‘五蕴灭为非无有的涅槃’时进入正性决定。当看五蕴为有烦恼的时得到随顺接受,当看‘五蕴灭为无烦恼的涅槃’时进入正性决定。当看五蕴为有为的时得到随顺接受,当看‘五蕴灭为无为的涅槃’时进入正性决定。…………当看五蕴为生法时得到随顺接受,当看‘五蕴灭为不被生的涅槃’时进入正性决定。…………当看五蕴为死法时得到随顺接受,当看‘五蕴灭为不死的涅槃’时进入正性决定。”(http://agama.buddhason.org/Ps/Ps29.htm

这显明色蕴实空乃至五蕴实空,真正实有、非虚伪的是涅槃。

又如庄春江译《(南传)中部140经/界分别经》说:“他被住立在真实的解脱是不动的,比丘!因为凡虚伪法者,那是虚妄的;凡非虚伪法的涅槃者,那是真实的。由那样的缘故,这么具备的比丘具备这最高真实的依处。比丘!因为,这是最高圣真实,即:非虚伪法的涅槃。以前,当他是无智者时,他是依着的进入者、受持者,[现在]那些已被舍断,根已被切断,就像无根的棕榈树,成为非有,为未来不生之物。”(http://agama.buddhason.org/MN/MN140.htm)这也是说涅槃是真实的、非虚伪的,而“已被舍断”的五蕴是虚伪的、虚妄的、非真实的。

可见,您说“凡不是你的主观幻觉的,就算真实有”,只是世俗的真实有,不是佛法所说的真正真实有,佛法所说的真正真实有是自体常存不坏灭的存在,符合这标准的唯有涅槃,所以涅槃(不动心解脱)才是“最终的存在”。如庄春江译《(南传)中部29经/心材譬喻大经》说:“这梵行不[以]利养、恭敬、名声为效益,不[以]戒具足为效益,不[以]定具足为效益,不[以]智见为效益。比丘们!这不动心解脱,比丘们!这是这梵行的目标,这是核心,这是完结。”(http://agama.buddhason.org/MN/MN029.htm

以上分析您看是否合理?

法师】(20210217)由南传经典论证五蕴皆空是绝对不可能的。如果承认五蕴是虚幻假有而涅槃是唯一真实,那么此涅槃就必须是真常心,否则就没有心了,宇宙就只有死寂,没有生命了。这个逻辑并不难看出,历代的南传长老们并不傻,连我这个小僧都能看出的,他们也能看出,实际上所有部派都能看出。五蕴皆空是不可能承认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承认的~生生世世都不可能承认的~所以您就别在五蕴皆空的问题上忽悠俺了!

南传和真常唯心系绝然不同,两条路,会通是不可能会通的,只能是“看谁把谁忽悠住”。一旦承认有为法是虚妄不实,要想在逻辑上自洽,就必须接受真常心;反之,凡是不愿接受真常唯心的,都必须承认依它起是真实有,哪怕是“少分真实”也得是真实!至于像月称之流,逻辑上是不自洽的,只能靠偷换“假”“实”的概念来掩盖其不自洽。

贤佳】我先前引用了较多南传经典论证五蕴皆空,您看理据有何不当吗?

按南传教法,涅槃是真实的、常恒的,所以是真常法。如庄春江译《(南传)相应部44经/彼岸经》说:“无为、无弯曲、无烦恼,真理、彼岸、微妙的、极难见的,不老的、坚固的、不败坏的,不可见、无虚妄、寂静的,不死的、极妙的、吉祥的、安稳的,渴爱的灭尽、不可思议的、未曾有的,无灾的、无灾法,涅槃,此为善逝所教导。”(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1184.htm)又如庄春江译《(南传)中部140经/界分别经》说:“他被住立在真实的解脱是不动的,比丘!因为凡虚伪法者,那是虚妄的;凡非虚伪法的涅槃者,那是真实的。”(http://agama.buddhason.org/MN/MN140.htm)对此您和南传诸长老都没有异议吧?

另外,涅槃是不动心解脱,即是心法,如庄春江译《(南传)中部29经/心材譬喻大经》说:“这不动心解脱,比丘们!这是这梵行的目标,这是核心,这是完结。”(http://agama.buddhason.org/MN/MN029.htm)对此您没有异议吧?

所以不论是否五蕴皆空,涅槃应是真常心法,否则何必求证涅槃?是吧?

法师】(20210218)涅槃肯定不是心法!南传所谓涅槃是个“死东西”,是无生命的、无有情的。涅槃好比是个托盘,承载着一切有为法,这些有为法中的名法和业生色心生色是有生命的,就是所谓的有情。

涅槃又好比是水,有情好比是鱼,鱼必须以水为依,但水是无生命的,鱼是有生命的,鱼不是水,水不是鱼,不许说鱼、水当体不二。

涅槃又好比是虚空,万物都依于虚空,这一点近于唯识的《佛地经论》所说——当然《佛地经论》有近于真常心的语句;然而唯识也说:涅槃只是所缘,涅槃不是能缘。

您引的南传汉译文不能证明五蕴皆幻,其中有许多细微但致命的翻译错误,具体辨析我需要电脑,手机干不了这个活!其中我记得“虚伪”一词的巴利语应译为“空心的”——所以仍然是无心材的意思;当然该词是多义词,其中一义确实有虚伪欺骗之意;所以多义词的意思取舍是依赖见地的,这是无可避免的,这也是佛教义理分歧不可避免的原因。我之前说“相应部”里可以找出许多唯识经证,就是要在多义词的义项取舍上放弃南传见地才能做到,您依庄春江译文是找不到唯识经证的,必须依我的译文。多说一句:我建议您不要在南传汉译文上花时间扣太细,您花费宝贵人生时光找出来的经证通常只是个翻译错误!不懂巴利语,就只能依人学法,依人风险又巨大无比,轮回就是这么悲哀。

涅槃是最终所依:有为法不仅彼此互相依赖,有为法还以无为法为所依,而无为法则无所依,所以无为法是一切一切的最终所依。您引的经文说的是涅槃是最终所依,而不是说涅槃是幻起万有的最终本源,最终所依不等于最终本源!请思考托盘喻、鱼水喻。

我的论点都是有具体经证的,现在没工具、没时间,给不出来。我要打坐,恳请法师半个月内别再打扰我了!我不是暗示索要电脑哈!我自己有电脑,只是没带出来,等我禅修完再说。

不动心解脱是“不动的”“心解脱”,因为心解脱在经藏中经常是指共外道的解脱——以止禅而暂时解脱于烦恼,在此特地加上“不动的”这一定语,是为了区别于“暂时的心解脱”,而专指阿罗汉的“果智”。“解脱”这个词在经藏经常是指“果智”。心解脱、慧解脱这两个词在经藏中至少有3种不同的用法/意思,一些反南传的人经常拿此说事,我以后专文论述。至于何必求证涅槃,这个问题“知乎”上反佛的傅天行开了个专栏嘲讽南传的涅槃观,我在文章下长篇留言反驳了,您找一下。

贤佳】如果涅槃不是心法,何以以乐为特性?如前引《(南传)无碍解道·9.毗婆舍那的谈论》说:“五蕴灭为乐的涅槃。”

法师】南传的许多说法都是譬喻,而非严谨的哲学表述。南传说涅槃是极乐,这是相对于“有为法有行苦故苦的特征”而言的;严格来说,涅槃无苦也无乐,更无不苦不乐;而正因为无苦、无乐、无不苦不乐,所以说为极乐——这个话语逻辑有点怪,不过厌离一切的人不觉得怪。

贤佳】您说“正因为无苦、无乐、无不苦不乐,所以说为极乐”,什么承受这种“极乐”?石头能称极乐吗?虚空能称极乐吗?

法师】入无余依涅槃后,有为法的潜能依偎涅槃而永存。从这封邮件开始,我拒绝再打字回答您问的问题!微信发语音聊!南传教理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您这是要我用手机打字的低效劳动给您讲清整个体系,您要累死我吗?

贤佳】能承受“极乐”的“有为法的潜能”不是心法吗?色法岂能承受“极乐”?

法师】您告诉我护持您的居士的微信号,然后您继续发邮件问问题,我给那位居士发语音信息回答,我微信号:*

贤佳】(20210219)用文字比较明确、严谨,扼要写文字就好。近两年我一直用手机交流讨论,未用电脑,查引资料也用手机。“庄春江工作站”(http://agama.buddhason.org/index.htm)可用手机查看、检索,很方便。您可查引一两份南传经典文据证明您的观点,不必很多。您自己翻译的也可使用。但愿能有理有据地严谨讨论法义,而不是随意安立概念“看谁把谁忽悠住”。

法师】答案在《看“南传佛教上空的两朵乌云”有感》(https://zhuanlan.zhihu.com/p/90789095)文章下面的留言里。

贤佳】“有种讲道理别骂人”的留言是您的留言吧?留言说:“入无余依涅槃后,出世间心处于波性实在的状态以涅槃为所依,也即阿罗汉果心以潜能的状态永远依偎在涅槃中、受用涅槃。”

这“阿罗汉果心的潜能状态”是真实、恒常的吧?否则怎能“永远依偎”?也即“阿罗汉果心的潜能状态”是真常心,是吧?

法师】不能说阿罗汉果心的潜能状态是真常心。诚然阿罗汉果心的潜能状态是真、是常、是心,但不是宇宙万有的本源!而且阿罗汉果心的潜能状态是“一人一个”的,不是唯一,贵派的真常心是一非多,是宇宙万有的本源,而且是唯一本源。

贤佳】您认为“阿罗汉果心的潜能状态是真、是常、是心”,即是承认“阿罗汉果心的潜能状态”是真常心,是吧?至于这真常心的特质,可以另外再讨论,一个一个问题讨论明确。

您说“阿罗汉果心的潜能状态是‘一人一个’的,不是唯一”,“阿罗汉果心的潜能状态”有边界吗?有差别吗?怎么区别“一人一个”?

法师】因为您这种抠字眼抬杠挖坑的作风,那我也玩玄的:阿罗汉果心的潜能状态是真,但不能说是常,因为没有证据表明此潜能是无始本有的;不能说是心,也不能说不是心,已超出概念定义域故。

任何两个佛果心,应说为无差别,说有差别成过失故;应说为有边界,众生业果不相杂乱故。

贤佳】玩玄的内容暂且搁置吧。您说“应说为有边界,众生业果不相杂乱故”,“阿罗汉果心的潜能状态”是众生吗?还受什么业果?

法师】您要是弄懂了我的意思就不会这么问。“阿罗汉果心的潜能状态”勉强说为有情,不受业果——阿罗汉道智断烦恼潜能,不能断一切业力,有余依状态业力继续感果,已酬果的业力就彻底没了,未酬果的业力入无余依后也还在,但不能感果,因为没有名色流,单凭业力不能感果。成佛也不能消业,佛会背痛,不承认示现说!没有任何法能消尽一切业力。

贤佳】既然“勉强说为有情”,那也可“勉强”说为心法吧?不能说为非心法吧?既然“不受业果”,何以显示“不相杂乱”?既然“未酬果的业力入无余依后也还在”,此业力是色法还是心法?依于什么存在?

法师】您总是超出一个概念的定义域而使用此概念。阿罗汉果心的潜能状态也可说为心法,也能说为非心法,换个角度说,阿罗汉果心的潜能状态也不能说为有情。您的问题是个病句,概念不是这么用的!您这个问题就是给人挖坑,您让我二选一,您那两个都不对,我怎么选都错。这属于辩论技巧,毫无营养,毫无实际意义。阿罗汉果心的潜能状态就是阿罗汉果心的潜能状态,非是有情,非不是有情。

“既然‘不受业果’,何以显示‘不相杂乱’”,为什么非要显示出来?什么都不显示就等于相杂乱了么?这是什么推理逻辑?!

既然“未酬果的业力入无余依后也还在”,此业力是过去已灭去的思心所的缘力,缘力不是色法,不是心法,缘力就是缘力。可以说业力依于涅槃而存在,因为涅槃承载一切,是一切的最终所依。

“真常心幻起五蕴”是个病句!不能孤零零地说幻起,幻觉生起。幻觉生起在哪股识流?幻觉是谁的幻觉?五蕴是对谁幻起?对佛?对凡夫?若说真常心对真常心幻起五蕴,这等于说此真常心生起了幻觉,则真常心是无常、有起故。若说真常心对佛幻起五蕴,则佛会生幻觉,此乃谤佛。若说真常心对凡夫幻起五蕴,那就说凡夫的识流中生起了“有五蕴存在”的幻觉就足够了,那还要真常心干啥?当五蕴幻觉的材质?回答我,您不回答我,我就不会再回答您!

贤佳】(20210220)“识”属于五蕴的识蕴,即是幻。“觉”也是幻,“谁”也是幻。佛无幻觉,但知见众生幻觉,并随顺众生起幻以度化众生。

我质疑一个问题:您说“阿罗汉果心以潜能的状态永远依偎在涅槃中、受用涅槃”,又说“阿罗汉果心的潜能状态是‘一人一个’的”,何以阿罗汉永远独自享用涅槃“极乐”,而永远弃舍此世父母和众多过去世有恩的父母于不顾,任由他们轮回生死乃至堕落恶道长劫受苦?不是忘恩负义吗?